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先驅馬可維茲 (Harry Markowitz)

1952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:亨利.馬可維茲,在其投資組合的選擇的書中提及,首先提及風險應該以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來看,而引導出投資商品除了風險與報酬之外的第三個變數—相關係

且-1≦相關係數≦1。

— 正相關:相關係數>0,標的物同向變動,例如台積電與聯電股價、第一金與華南金股價、美國科技股與台灣科技股、歐元與英磅、紐幣與澳幣。

— 負相關:相關係數<0,標的物反向變動,例如黃金與美元、歐元與美元、股市與債市。

— 無相關:相關係數=0,例如美國科技股與中國概念股,俄羅斯股市與美國股市。

根據 UBS 統計,過去 10 年自 1997 年到 2007 年,標準普爾 500 指數與美元高收益債券相關係數為 0.49 ,與美國 10 年期公債相關係數為負 0.21 ;而美國 10 年期公債與美元高收益債相關係數則為負 0.04 。 上述的數據顯見美股與美債互為負相關,而 10 年期美債與美元高收益債也呈負相關;換言之,債券不僅是最佳的資產配置標的,且不同性質的債券也可相互搭配以平衡風險。

馬可維茲 (Harry Markowitz) 雖然因倡導理性投資人要追求風險與報酬效率最適化的理論,而於 1990 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,但他個人退休計劃卻是由 50% 股票與 50% 債券的投資組合所構成 (1998 年 1 月, Money Magazine) ,其主要的原因在於「意圖極小化未來對投資決策的後悔程度」,顯現債券在投資理論大師心目中的重要性。而根據 Bloomberg 的統計,從 1985 年初到 2007 年初的過往 22 年間, MSCI 全球股票指數、花旗集團全球公債指數及 七大工業國家 消費者物價指數三者相互比較,全球股票指數表現最佳 ( 年化約 9.6%) 、債券次之 ( 年化約 7.4%) ,全球消費者物價指數 ( 年化約 2.5%) 遠低於前述兩者的成長幅度。由此可見,債券表現不如股票,但債券投資仍深具報酬穩定成長的優勢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3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